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厅局长话开局|福建厦门、辽宁沈阳、吉林长春、湖南长沙

发布时间:2025-02-05 |栏目:政策法规, 文件公告 |浏览次数:99
     

 近日,202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2025年全国民政工作任务。连日来,全国各地迅速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谋划和安排新一年民政工作。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各地民政部门将如何推动民政工作迈出新步伐?有哪些新布局?《中国民政》杂志特开设“厅局长话开局”专栏,邀请地方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合当地实际工作,畅谈2025年民政工作规划。

 本篇荐读的是福建厦门、辽宁沈阳、吉林长春、湖南长沙四地民政部门负责人对2025年民政工作的规划。

 福建省厦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洪全艺:坚守为民初心 全力推动国家级试点落地见效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第一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政工作。202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召开后,厦门市立即组织民政系统传达会议精神,兴起学习热潮,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厦门的讲话精神,一体学习、一体落实,召开领导班子专题务虚会,谋划贯彻落实措施。2025年,厦门将坚守为民初心,以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建设为牵引,守正创新推动落地见效,以重点突破促进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方面,统筹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守牢保障底线。在此基础上,盘活政策存量,“一区一品牌”打造救助服务矩阵,形成服务类救助清单;开展“慈善+救助”,用政策激励激活社会工作者等力量助推服务救助;充分利用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以“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精准高效保障困难群众,同步链接社会资源,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打造“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格局。养老服务方面,打造全市统一的“鹭邻享老”养老服务综合平台,重点聚焦系统功能开发建设,着力统一平台功能和标准建设,汇聚多元信息数据,形成养老服务保障一张网,推动“养老服务+监管+资源调度”,实现养老服务行为全流程智慧监管;拓展服务覆盖范围,促进供需精准对接,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创新公共服务应用,建设“邻安康”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守护老年人健康安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辽宁省沈阳市民政局局长孙海燕:凝聚改革力量 全力保障民生

 2025年,沈阳市民政局将深入实施五大创新决胜工程,推动沈阳民政事业稳中求进、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创新决胜工程。开展特色“银龄行动”,组织老党员、老专家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推进“银发经济”发展,强化与沈阳都市圈其他城市及外省市旅居资源对接,大力推进旅居养老。拓展养老金融、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服务领域,满足老年人需求。二是实施品质养老服务创新决胜工程。开展“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行动;推进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建设,打造具备线上线下一站式资源链接功能的服务平台。为4万名60岁及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免费缴纳意外伤害保险,免费开展健康状况等能力评估,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2000户。三是实施救助福利保障创新决胜工程。推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建设,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物质+服务”救助模式,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加大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力度,打造“沈城有爱、阳光沐童”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品牌,做到“应保尽保”。开展“四季护航、爱暖沈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行动,实现“应管尽管”。扎实推进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常态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数据核查和“政策找人”,确保“应补尽补”。四是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创新决胜工程。建设社会组织党建“红心领航”品牌矩阵,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改扩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打造全省领先的社会组织服务综合体。创建“沈慈阳善”服务品牌,构建“慈善+”服务模式,开展“随时捐”、“随手捐”、“随想捐”。五是实施社会事务管理创新决胜工程。助力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推广“沈阳喜事”婚姻服务品牌,联动文旅、消费、服务、产业、品牌五大场景,推动“甜蜜经济”发展。设计地名文保AI代言人,探索建设“一牌一码一链接”的智慧街路牌,点亮城市“新名片”。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殡葬行业健康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居民“身后事”掌上办、放心办,实现“智慧殡葬”;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形式,实现“绿色殡葬”。

 吉林省长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一级巡视员刘际阳:健全为老服务体系 打造北方养老名城

 新的一年,长春市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省决策部署谋划民政事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两加强一解决”,持续完善“四个体系”,坚定推进“两个着力”,在服务长春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过硬担当,在解决群众生活小事中做好“为民爱民”大文章,确保实现“十四五”胜利收官。特别是把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窗口期和群众急切需求,把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锚定“中国北方养老名城”建设目标,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以高质量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高品质晚年生活。在兜底线、织密网上有新成效,完善四级养老中心建设,推动养老设施连点成网,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在优服务、增供给上有新提升,推动社区养老扩围增面,聚焦助餐助浴等基本需求,大力建设敬老餐厅,发挥养老机构专业支撑作用,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养老服务。在兴产业、补短板上有新作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支持旅居康养、医养融合、休闲养老等产业项目,培育“银发经济”新增长点。

 湖南省长沙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亮:做好“六个一” 推动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长沙将持续深化全面标准化建设,做好“六个一”,推动各项业务走在前、做示范。一是力推一项改革。落实市委关于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制改革的要求,构建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建管并重,2025年内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助餐和助急服务能力全覆盖。坚持集约统筹,加快长沙智慧养老平台社会化运营,推广“整街运营”模式,充分调动街道养老资源。坚持要素保障,出台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二是攻坚一个专项。做稳“当下改”,强力规范殡葬领域行业秩序。做优“长久立”,强化制度创制,补齐设施短板,优化殡葬服务供给,推进殡葬行业风清气正。三是巩固一个抓手。持续深化管理、建设、业务、服务全面标准化,实施“终端标准化”行动。加强立标,加快信息化和标准化融合发展。全面贯彻标准,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标准落地和执行闭环。持续优化标准,及时将实践中的好经验上升为标准。四是完善一个体系。持续深化“访民问暖”行动,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信息民政部门统一识别、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工作机制,形成各部门分类帮扶、信息共享的“大救助”格局。加大发展服务类救助,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五是落地一批项目。积极储备申报超长期国债项目和中央预算内项目,做好居家社区养老项目策划和包装。加快推进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康复公寓等项目建设进度。六是锻造一支队伍。做实“双周课堂”、“两月一本书”学习平台,建好用好“书香民政”读书角。加强培训,举办第三届“高素质人才培养班”,推动学员全面参与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和急难任务,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5年1月下刊

Copyright @ 2025 吉林省老年学学会官网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402318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8688号明珠广场A座503室 电话:0431-819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