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论坛由吉林大学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省老年学学会共同承办。论坛主持人为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吉林省老年学学会会长王晓峰教授。来自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太原师范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就“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议题展开分享和讨论。
(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吉林省老年学学会会长 王晓峰教授)
论坛上半场有5位学者进行发言。辽宁大学宋丽敏教授以“辽宁省养老护理人才增量提质策略研究”为题进行了分享。针对辽宁省养老护理人才极度短缺、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宋丽敏教授提出应建立“多元化增长”机制,拓宽护理人才来源通道;建立“层级化培养”体系,提升护理人才质量水平;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激发护理人才服务效能。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成前副教授进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中老年消费的影响探究”主题分享。成前副教授利用长护险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2011至2018年CHARLS追踪调查数据,从消费视角考察长护险制度的福利效果,实证检验长护险对中老年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长护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老年消费,缓解了失能对中老年消费的冲击。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周晶晶副教授分享了其“中国老年人的智慧养老认知与健康:亲子关系与互联网使用的有调节中介模型”的研究,研究探讨了中国语境下智慧养老认知、亲子关系与老年人健康三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检验亲子关系在智慧养老认知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并对上述机制中的互联网使用差异进行多群组验证。
太原师范学院高丽讲师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多样化发展轨迹研究”为题进行了分享,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和压力过程理论,利用历时18年的“安徽省老年人福利状况”2001-2018 年七期追踪调查数据展开,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发展存在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农村大部分老年个体的心理健康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但是有近10%的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基期的压力暴露源和压力应对因素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长期影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杨红娟副研究员进行了“我国老年人消费特征:发展与挑战”的主题分享,指出在老龄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交织的社会转型期背景下,老年人消费无论是对于国家发展、个体需求满足具有重大意义,但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信息社会与风险社会的交织使老年人在消费过程充满更大和更多风险,老年人消费安全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点评专家、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潇教授针对上半场5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各位发言人从多学科角度开展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并从选题、切题角度、研究方法等针对每位发言人的报告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论坛下半场有4位学者发言。复旦大学张琳琳讲师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渐进式最优延迟退休政策的设计和分析”为题进行了分享。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和即将实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张琳琳讲师在Miyazaki(2014)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对工作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健康异质性问题,且同时考虑了年龄健康差异和性别健康差异,并以居民总效用最大为目标建立了最优延迟退休年龄确定模型;考察了最优延迟退休年龄的存在性条件,以及健康异质性参数、工资增长率、资本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对最优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情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王建宁讲师分享了其对“数字技术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吗?”的研究。研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倾向匹配法、Heckman二阶段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化转型的老龄化缓解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有效缓解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产出效率的不利影响。研究不仅表明我国劳动者的产出效率仍然具备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还支持了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合理性。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士生周文剑围绕“社会资本对中国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分享,指出随着扶贫工作方向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治理迫在眉睫,已经成为相对贫困治理的重中之重。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该研究以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其对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期在“后精准扶贫时期”为培育我国老年群体社会资本和提高老年人口相对贫困治理水平建言献策。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士生徐英东分享了其对“独生子女政策与中老年家庭风险投资”的研究。该研究使用2018年CHARLS微观调查数据,通过队列DID模型验证独生子女对家庭风险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对家庭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样本可比性的问题。在排除“晚、稀、少”等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并选用2015年样本进行回归后,结论依旧成立。在研究独生子女与家庭风险投资关系时,该研究提出并检验了可支配资产假说、养老需求替代假说、政策选择假说,发现上述机制均成立。
点评专家、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朋岗教授对下半场4位发言人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论坛主题明确、各位发言人的演讲内容聚焦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精彩纷呈。随后,又对每位发言人的内容进行了详实的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会议最后,王晓峰教授对所有与会嘉宾表示感谢,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开展交流,相互学习,推动研究更加深入。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为老龄化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搭建了分享观点、凝聚共识、增进友谊的互动平台。不同的理论观点、实践模式、发展建议均为中国特色人口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助力,也期待未来有更加深刻的互动与交流。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8688号明珠广场A座503室 电话:0431-81960357